「广州大厦」一月50城卖地3774亿元,重压之下谁在加快土地储备?

2019-09-25      来源:浠水房地产   浏览次数:13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广州大厦」

房地产市场交易的低迷并没有完全阻碍房地产企业获得土地的积极性。在规模需求和高额债务的压力下,住房企业不得不加快土地储备的增加和项目的周转来寻求发展。

首先,让我们看看三个研究机构最近发布的三组数据: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1月份,50个热门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额达到3733.6亿元,同比增长73%。

据凯里统计,1月份前10大住宅企业新增土地价值达到3196亿元。

据同策研究所统计,前20名上市住宅企业土地交易金额为1505.25亿元,占全国土地交易总额的30.15%。

从以上数据来看,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竞争越来越白热化,领先的房地产公司在高门槛下收购土地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从土地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型企业运行越来越快。

地价下降了

从地价来看,大多数城市的地价仍然很低。热门城市的土地溢价基本在10%左右,明显低于2015年至2017年30%的平均溢价。

中原地产分析认为,全国许多城市的土地交易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住房企业对住宅用地的收购热情很高。即使有地块流动,也主要是因为其多重而复杂的属性,导致房屋公司不会强大。此外,最近对信托和其他基金的严格监管,导致房地产企业对总价格较高的地块的投资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然而,同策研究所认为,随着监管的深化,开发商的积极性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与2017年12月相比,2018年土地市场显示出降温迹象。从环比来看,卖地量和卖地面积都在一个接一个的下降,卖地的特点也是“低总价、低溢价”。

更重要的是,当前房价处于低谷,房地产市场冷,征地竞争强度相对较小。在征地后控制项目进度是一个获得土地的好时机,因为房价进入上涨通道以获得更大的收入。

第一个月,大型住宅企业之间的竞争仍然激烈。

在规模战争下,市场集中度上升,住房企业“如果不前进,就会后退”。做大做强是目前住宅企业的主流选择。因此,大型住宅企业纷纷采取激进的征地态度。特别是在前两年持续清仓的目标下,大多数住宅企业也需要积极补充库存。

根据嘉里研究中心(Kerry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1月份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加值100强名单,1月份有20家企业新值数百亿,相比之下,此前宣布销售额数百亿的企业只有17家。由此可见,未来土地市场的竞争将在销售方面进行,这将给土地不足的住房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从前100名的住房企业集中度来看,前100名的住房企业规模未来将继续分化,尤其是销售额在前11-20名的住房企业,销售额集中度为15%,但企业新增加值集中度达到22%,相差7个百分点。因此,住房企业在前11-20名中的排名仍将有很大调整空。

  TOP50住宅企业呈现差异化

从销售金额来看,前50家住宅企业的征地投资中,龙头住宅企业的征地行为相对稳定。前50家房企销售比率的算术平均值为0.58,而销售额最高的前10家房企中,只有中海和龙湖房企的销售比率高于平均值,碧桂园、万科和恒大的销售比率均低于0.31。

在其他50强住宅企业中,徐汇、世茂、中南、中远和先锋在本月占据了更多的土地。这些住房企业的土地销售比率约为1.5,约为前50家住房企业平均土地销售比率的3倍。例如,1月份中南土地销售额为65亿元,同期企业新增土地价值为137亿元,是销售额的两倍。远洋地产的土地销售比例明显高于其他50强住宅企业,其增加值也是同期销售额的两倍。

此外,根据住房企业开业当年第一个月的征地数据,三线和四线城市仍然受到住房企业的青睐。根据克里的统计,三、四线城市占50强住宅企业出售的新建土地的55%,比去年增长9%。虽然月度数据波动很大,但也能反映出三四线城市住宅企业的投资趋势。克里研究中心(Kerri Research Center)认为,如果三线、四线城市货币化和发展都市圈的政策逻辑保持不变,今年三线、四线城市的投资热将会持续。

通策研究所认为,在城市选择上,在去年一二线城市政策的高压和土地成本增加的影响下,大都市地区的三、四线城市获得了溢出效应,许多开发商绕过三、四线城市寻求补上位置,从而推高了三、四线城市的土地热度。然而,目前许多三线、四线城市已经告别了“去库存化”的压力。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房价“泡沫”,土地价格也飙升。在此背景下,预计2018年三四线楼市将进一步分化,开发商进入三四线城市将更加谨慎,土地市场的整体表现也将有所下降。

附件:

资料来源:嘉里研究中心,《证券日报》,88房地产信息网

「广州大厦」
打赏
凡注明"来源:浠水好房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